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的人才工作决策部署,积极推进人才强市战略,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努力开创成都人才工作的新局面。成都市金堂县、武侯区、新都区、青白江区、彭州市、大邑县、崇州市、遂宁射洪市、遂宁大英县以组团方式赴重庆市,举办成都市“蓉漂人才荟”重庆大学专场活动。
金堂,因境内金堂山而得名,有1600年建置史,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成德眉资同城化的重要支点,也是成都辐射带动川东北地区发展的“桥头堡”,素有“天府花园水城”“千里沱江第一城”之美誉。金堂县域面积1156平方公里,辖10镇6街道,人口近百万,以“成东中心、公园水城”为目标,塑造“一心三园三城九镇”城市格局,高质量发展取得坚实成效。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6.3亿元、4年跨过3个百亿台阶。
绿色低碳产业主承载地。坚定“工业强县”,加快建设以绿色制造为龙头的“133”现代化产业体系,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698.8亿元,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产业占成都市总规模的50.3%。获评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省首批“5+1”重点特色园区,入选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成功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4家,巴莫科技建成全球首家正极材料零碳工厂。
产业园区规模成势。全县共有金堂经开区、成阿工业园区、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3个园区。其中,金堂经开区规划面积15.87平方公里,聚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通用航空主导产业,打造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的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成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聚焦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医药健康主导产业,打造区域经济合作新示范、民族团结进步新样板、产业联动发展新极核;天府菌都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100.56平方公里,聚焦食用菌、油橄榄、畜禽主导产业,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丘区特色现代园区。
公园水城宜居宜游。北河、中河、毗河穿城而过、汇聚成沱江,素有“千里沱江第一城”的美誉。诞生贺麟、流沙河等名人大家,拥有毗河湾旅游度假区、五凤古镇、鲜花山谷等景区景点,“中国橘乡”“星光·1953”红色空间建成运营,成功举办13届铁三世界杯赛和成渝双城公开赛。202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6天、排名成都市第2。入选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等殊荣。
武侯区是成都中心城区,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85.6亿元、增长6.6%,经济综合实力、投资竞争力双双跻身“赛迪百强区”榜单第13名,蝉联西部上榜城区第一。
武侯区是“三国文化圣地、创新创业之城”。作为中外文明的三国文化圣地,武侯区因武侯祠而得名,这座中国唯一纪念蜀汉英雄的君臣合祀祠庙,是三国文化朝圣地,更是国家级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和文旅目的地。规划建设三国蜀汉城,开发现象级文创产品,积极打造世界级三国文化IP。作为人才荟萃的大学之城,区内有四川大学等8所知名高校,“两院”院士14人、硕士4.3万余人、博士1万余人。以最大诚意引才留才,着眼消除每一位人才在留蓉安居、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推出“十个无忧”定制化政策包,以“无忧保障”助力人才筑梦圆梦。作为医疗顶尖的健康之城,拥有世界知名、全国综合实力和医疗水平领先的华西“一校四院”,国家级、省级龙头医院13家,大健康企业和机构3000余家,是西部地区高端医疗健康资源最密集的区域。聚集高端诊疗、转化医学、核医疗、医美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高地。作为时尚优雅的音乐之城,区内四川音乐学院是全国11 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成都城市音乐厅是西部最大的城市音乐厅,在全国综合类剧院中排名第三。构建了“玉林路民谣音乐季”等音乐IP,音乐产业行政支持指数、发展潜力指数和融合指数均位居全国区县级第一位,致力打造世界音乐族的追梦天堂。作为活力涌动的创新之城,聚集国家级创新平台2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3个。积极构建以环川大知识经济圈为创新策源、以悦湖科技城为转化承载、以太平寺科技商务区为战略支撑的“一圈一城一区”创新发展格局,打造西部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地。
新都,“古蜀三都”之一,汇状元府地书香、满城桂蕊花香、宝光古寺佛香,素有“天府明珠,香城宝地”之美誉。辖区幅员面积496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过千亿,跻身中国百强区。
新时代的新都,坚持以建圈强链思路推进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航空制造、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战新产业高端化,食品饮料、医药医贸、油气服务等优势产业新型化,5G+网络通信、氢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化。
这是一座“上天入地”的智造之城。航空产业充分发挥中航工业、中航发等链主企业旗帜效应,强力推进研制一体、“飞”“发”一体。航空大部件产业园全面投产,“四中心”全功能运营,实现C919机头“新都造”。轨道交通产业以中车为龙头,实现70%以上成都地铁列车“新都造”,供应链本土配套率超过75%,动车组造修领中国西部之先。
这是一座“创新竞进”的机遇之城。拥有西南石油大学、成都医学院等高校院所12所,投运四川省首例M0科创综合体,引聚院士(团队)26个,是四川省首批人才工作先行区。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超220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430家,建设万人级航空产教园,人才总量突破38万。
这是一座“近悦远来”的幸福之城。升级“人才新政12条”,创新“以薪定才、积分进阶”人才评价模式。打造“5+3+N”人才香卡矩阵,构建全周期智慧服务体系,推出AI服务助手“小香才”,涵盖创新创业、就医就学等近200项服务,让人才在香城真正吃香。
这是一座“生活安逸”的宜居之城。地铁3号线、5号线、27号线建成通车,S11线加快建设,“7高8快多轨”建构起现代交通体系。成北文化艺术中心加快建设,沿天府大道百里中轴线布局旱雪、轮滑、冰壶、马术、足球等“体育+”场景,熊猫国际旅游度假区与天府沸腾小镇、漫花庄园、百花谷等网红打卡地串联成势,“抱着熊猫吃火锅,听着音乐滑旱雪”引领消费潮流。
青白江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是成都市中心城区之一,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交汇点,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临港经济带”核心区域,也是成都对外开放门户、陆港主枢纽承载地。近年来,青白江区作为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和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也是四川省唯一集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于一体的对外开放平台,获评“中国营商环境质量十佳区”“中国投资环境质量十佳区”,连续6年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绩突出县(市、区)”,综合实力、投资潜力、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均位列“全国百强”。
陆港枢纽联通世界。以成都为主枢纽,青白江区已构建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班列线路网络,形成“8大方向、20条国际干线、若干分支线路”的国际多式联运网络和全球陆海货运配送体系,连接境内外城市156个,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量超3.4万列,开行量持续领跑全国。
产业集群成链成势。青白江区是国家“一五”时期西南第一个工业区,近年来聚焦现代物流、新型材料、装备制造、先进能源、航空航天五大产业主攻方向,集聚了世界500强企业55家,中国500强企业近70家,各类500强企业200余家,现有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477家,驻区企业蜜雪冰城、茶百道在港上市。
创新资源支撑强劲。青白江区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引进中国环科院西南中试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智汇大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建成投运先进金属材料院、航天赛博产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全区科技创新平台达131个,集聚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
人才生态近悦远来。坚持产才融合理念,大力实施“智汇陆港”人才集聚工程,设立2亿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聚焦人才优惠购房、文体娱乐等方面构建“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生态。聚力打造全国青年发展型城区,推动青年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成为“世界级陆港枢纽、现代化新兴城区”的“城市合伙人”。
彭州市位于成都北部,幅员面积1421平方公里,辖13个镇街,常住人口约80万人,地处成德绵经济区中心、成渝经济区发展轴西北区域合作中心以及成都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区。
全国县域经济百强。2024年彭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00亿元、稳居成都8个县市新城第一,工业总产值破千亿、稳居成都23个县市第5,连续2年实现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排名进位,成功入选四川省市域副中心培育名单,成为四川省15个、成都市2个之一市域副中心。
立体山水、龙门之巅。彭州海拔从489米到4812米,落差高达4300多米,成都平原沱江、岷江两大水系覆盖彭州全域,形成了超大城市周边最宽阔的河谷,孕育出1个温泉带、14个瀑布群和356个天然泉眼,在彭派百里画廊中绘就一幅天然的“立体山水画卷”。
牡丹圣地、人文之城。彭州有3000多年建城史,是古蜀文化的重要源流。现代科技证明,三星堆出土的金玉、铜器便来源于彭州龙门山。彭州牡丹与洛阳齐名,拥有300余万株、300多个品种,宋代诗人陆游曾盛赞“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彭州“九尺板鸭”“军屯锅盔”等特色小吃享誉全国,8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居成都市之首,让彭州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富地。
立园满园、机遇之州。彭州立足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总体目标,秉持“抓经济必须抓园区”“抓发展必须抓人才”工作理念,打造新材料化工园区和彭州经开区2个省级园区,龙门山旅游区和天府蔬香园2个成都市级园区,形成“2+2”产业园区体系,持续放大“一桶油”“一罐气”“一副药”“一片天”“一篮菜”“一金山”——“六个一”特色产业基础优势,加快建设“一城四地一枢纽”。
彭派生活、爱才之城。2022年以来,彭州持续构建“131N”人才政策体系,每年设立1.2亿元专项资金,给予来彭创新创业的人才,最高500万元资助;来彭就业的人才,最高40万元补贴,3年发放人才资金近1亿元。打造星级人才驿站4家,推出优惠租售人才公寓276套,发放购房补贴近2000万元。定制人才通勤专线12条,服务40余万人次。发放天彭菁英绿卡900余张,上线免费停车、免费公交、餐饮购物折扣等方面贴心实用服务100余项。
青年朋友们,心安即是归乡,相信在有温度、有质感、有情怀的城市关爱中,你定找到温暖安宁的精神归宿!
大邑地处成都平原的最高峰西岭雪山脚下,因“其邑广大”而得名,县域面积1284平方公里,是成都市唯一同时拥有温泉、森林、高原、雪山于一体的诗意小城。
人文底蕴厚重
大邑古称“蜀之望县”,1200多年前,诗圣杜甫用流传千年的《绝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为大邑作了美丽而生动的千古代言。境内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薪火相传,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高山古城遗址所在地,境内道教发源地鹤鸣山与佛教南传第一站雾中山“仙佛同源”,是三国名将赵云十年戍边和敕葬之地。
生态环境优良
这里是中国天然氧吧,大熊猫、金丝猴和珙桐、红豆杉等珍稀动植物资源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所在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连续十年位列成都第一。作为“缩小版的中国”,“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丰富地形地貌结构让大家可以同时经历不同环境的工作体验。“窥一斑而知全豹”,在大邑,就能看见整个四川,甚至整个中国。
旅游资源富集
作为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天府旅游名县,大邑坐拥成都第二个5A级旅游景区——安仁古镇以及4个各具风情的4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最大的博物馆聚落、中国唯一的博物馆小镇,在这里可以尽情探究安仁古镇27座民国老公馆的传奇历史、品味建川博物馆1000余万件精品展陈的精彩故事。
发展机遇叠加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腹地备份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在大邑交汇,大邑已成为成都平原经济区辐射联动川西藏区的极核型门户枢纽。大邑与成都高新区结对联动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将共享城市发展空间、共推产业建圈强链,构建“新质生产力天府之钻”,共同打造“示范区中的示范区”。
产业基础雄厚
大邑拥有1个省级产业园区,2个市级产业园区,“四上”企业423家,高新技术企业111家。2025年上半年,“四上”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1.6%,排名县市新城第1位,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速为58.79%,同比增速排名全市第1名,外商直接投资6056万美元,完成率排名全市第1名。
大邑交通便捷
大邑位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小时经济圈,双流国际机场半小时经济圈,大邑到成都每日往返高铁58班次,半小时内“一站直达”成都东、西、南站。
在这里,您可以春赏杜鹃夏避暑,秋观红叶冬滑雪,可以白天在重庆吃麻辣火锅,在西安吃羊肉泡馍,晚上在大邑吃肥肠血旺。无论你来自哪里,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厚度、深度和温度。
崇州,古称“蜀州”,位于成都市西部,幅员面积1089平方公里,是距离成都市中心最近的县市新城,素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美誉。全域“十河贯境”“五水润城”,浓缩了雪山、湿地、湖泊等多种地貌,孕育出森林、温泉、古镇等多样风情,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生态城市。30万亩良田、60万亩森林、近万个林盘构建出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独特魅力,获评首批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产业发展特色鲜明。培育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家居、航空航天三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年产值超600亿元,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比亚迪电子等龙头企业,是成都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重要承载地;智能家居产业打出“好家居·崇州造”响亮品牌,推动崇州成为“川派家居”核心制造地和先进示范区。航空航天产业吸引国星宇航、中发天信等“明日之星”企业相继落地,商业航天、航空装备等产业集群持续壮大。
人才发展优势显著。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定位,着力塑造政策竞争优势、双创环境优势与人才可获取优势。引才政策丰厚,制定推出以“现代化建设人才九条”为统揽的人才政策体系,设立3亿元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人才创投基金,给予人才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支持,来崇本硕博人才可享受生活补贴、通勤补贴、购房补贴、家属待业补贴等。用才舞台广阔,落地成都科创生态岛首个区(市)县载体——成都科创生态岛明湖中心,引育电子科大高能所、三叠纪芯片三维封装等创新平台52家。服务生态优越,创新推出“蜀城英才绿卡·五安工程”服务体系,分层分类提供人才公寓租购、高铁免费坐、华西便捷就医、时令果蔬配送等高品质服务。
射洪市地处成渝中部核心腹地,面积1496平方公里,素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美誉,是初唐大诗人陈子昂的故乡,中国名酒沱牌舍得的产地,先后获评全国县域治理能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中国白酒之乡、天府旅游名县等50余项国省级荣誉。
射洪历史文化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在此设郡,公元555年西魏恭帝置“射江”县,北周更名射洪并沿用至今,境内建立县级政权已1500余年。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射洪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诗画),素有“子昂故里,诗酒之乡”美誉,是初唐海内文宗陈子昂故里。著名国画家孙竹篱、“松鹤大师”王辛、“西部虎王”张扬学、“巴蜀奇书”赵敬亭、“画家将军”敬庭尧等才俊辈出。
射洪经济实力较强。引育上市企业14家,拥有规上工业企业146家。连续两年跻身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县。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7%,总量占遂宁市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4.37亿元、增长4%。连续四年入围全国百强县,位居第90位。承担省级城乡融合“双试点”,百强巩固培育、市域副中心、扩权赋能“三试点”等历史使命,享受20余项国省试点支持。
射洪产业欣欣向荣。拥有舍得酒业、美丰股份、天齐锂业3家本土上市公司。天齐锂业上榜胡润中国500强,再次上榜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全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并与沱牌舍得、川中建材再次入围全省民营企业100强。锂电化工园区成功扩区,锂电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牵头成立四川白酒川东北产区,四川沱牌绿色生态食品产业园入选全省优质白酒产业园区创建名单。盆地首口超高压天然气井蓬深10井试产投产。2024年工业用电量突破20亿度、增长16.6%。